「水資源物聯網感測基礎雲端作業服務平臺」(Sensor-based Water Resources Operating Platform with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W平臺),透過「整合性作業與管理網站」(本網站) 提供資料上傳之使用者進行所屬機關資料設定與管理。「水資源物聯網入口網」則提供資料對外供應服務。
IoW收納相關機關針對水資源、河川、防洪、農業灌溉等場域建置之感知、傳輸、應用等監測設備取得之水利監測資料,目前涵蓋之機關、監測站、設備及物理量統計數量如下:
資料上傳之使用者區分為:水利署、縣市政府、農田水利署、營建署及其他單位 (產學研) 五大群組,依循 「水利監測詮釋資料登記及上傳資料內容參考表」 制定之分類與物理量名稱進行感知、傳輸、應用等監測設備監測資料上傳作業。
機關(構)使用者透過「整合性作業與管理網站」進行物理量管理及資料閱覽權限(開放程度)設定。
下表為目前「水資源物聯網感測基礎雲端作業服務平臺」收納之機關群組與開放之物理量分類對照表:
水利署 | 縣市政府 | 農田水利署 | 營建署 | |
---|---|---|---|---|
水文 | √ | √ | √ | |
抽水量 | √ | √ | √ | |
閘門 | √ | √ | √ | |
電力 | √ | √ | √ | |
其他 | √ | √ | √ | |
淹水深度 | √ | √ | ||
監視 | √ | √ | ||
水質 | √ | √ | √ | |
堤防結構安全 | √ | |||
揚塵 | √ | |||
氣象 | √ | |||
沖刷粒子 | √ | |||
GPS | √ | |||
介接 | √ | |||
灌溉 | √ | |||
污水 | √ |
「水資源物聯網感測基礎雲端作業平臺」定期(每年兩次)將各機關群組開放之物理量提供給 「民生公共物聯網-資料服務平台」 進行對外資料供應,並將累計流量(雨水貯留)、揚塵、閘門、淹水深度、堤防結構安全、沖刷深度六類資料上架至水利署 「水利資料整合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