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資料上傳與驗證
建置完所有詮釋資料後,在上傳監測資料的過程,採用的測試上傳工具為PostMam,再透過水資源物聯網感測基礎雲端作業平臺整合性作業管理網站(https://iapi.wra.gov.tw/v3/api/swagger/ ui/index),提供的安全認證API進行監測資料傳遞並驗證傳遞資料,流程如圖所示。
流程說明
01
OAuth2.0
認證
OAuth2.0認證,首先必須取得該帳號申請的服務已分發認證ID與認證密鑰,詳細位置於首頁機關管理專區個人帳號管理物聯網帳號,此專區可獲得OAuth2.0認證方式所需認證ID與認證密鑰。
02
OAuth2.0
取得
取得Token,透過PostMan工具搭配認證ID與認證密鑰,即可取得Token如設定連線至服務(https://iapi.wra.gov.tw/ v3/oauth2/token)取得Token並使用。
03
API
上傳
資料上傳API,有了token之後搭配物理量ID即可透過平臺提供的API服務https://iapi.wra.gov.tw/v3/api/TimeSeriesData/ Write/FormulaTransferred進行資料上傳,上傳結果畫面如圖所示,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token時效僅有30分鐘,超過時間則需重新產生token。
04
API
驗證
驗證上傳API,如同資料上傳方式,僅更換不同API服務(LatesData服務)即可取得物理量ID之最新上傳資料,如圖所示,可透過LatesData服務取得最新上傳的資料。
05
系統畫面
確認
系統畫面確認,除此之外也可透過系統畫面進行上傳資料驗證。於首頁物聯網即時資料展示機關群組監測站圖台點選監測站顯示即時資料,如圖所示。


